国人卖家起诉专利侵权已不是稀罕事,但最近似乎刮起了“下证就起诉”的风,打得销售同款产品的卖家措手不及。
①记忆海绵枕头
原告Kang Yang是来自国内的卖家,主要做记忆海绵枕头设计销售,此次发案主要为旗下两款记忆海绵枕头维权,案件号24-cv-6137。
案件主要涉及名为PILLOW的两件美国外观专利,专利号分别为USD1031318S、USD1031317S:
图片来源:USPTO网站截图两件专利均是今年6月18日下证,案件于7月21日发起,专利下证后一个月便发案维权,堪称火速。
②多功能梅森罐密封装置
品牌方SHANGHAI XINQ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., LTD.于2024年7月19日起诉外观专利侵权,案件号24-cv-6100,涉案产品是一款多功能梅森罐密封装置,包括梅森罐主机和密封转换器,可以密封储存和腌渍各种食物。
涉及名为Multifunctional mason jar sealing device美国发明专利,专利号US11981555B2,于2024年5月14日下证,下证后两个月左右便起诉侵权:
图片来源:USPTO网站截图除上述产品外,今年还有以下产品曾火速发案:
▼融蜡灯WARMER LAMP,3月12日专利下证,4月10日起诉侵权,案件号24-cv-2874
图片来源:USPTO网站截图▼玩具水球WATER BALL,5月7日专利下证,5月21日起诉侵权,案件号24-cv-60865
图片来源:案件诉状截图▼网状沙滩包,3月26日专利下证,5月21日起诉侵权,案件号24-cv-60863
图片来源:USPTO网站截图专利侵权直指产品,产品的外观设计、结构等侵犯他人专利权,则构成专利侵权。跨境电商中常见的专利侵权主要有以下两种:
①外观专利侵权:判定标准为大体相似,即普通大众通过对比,是否会将涉案产品误认为专利产品,如易产生误认则侵权风险高。即所售产品与他人的外观专利高度相似,则有较高的侵权风险。
②发明专利侵权:在发明专利中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最大,若产品落入了独立权利的保护范围,哪怕是改变了产品外观仍有侵权可能。
侵权轻则下架listing,重则店铺资金被冻结,更有甚者销售权限被移除。建议不管是计划上架的新品,还是相对热卖的产品(不论售卖时间长短),都要做好专利查询,避免出售与他人外观专利高度相似的产品。
如何查询美国专利?
查询网址:https://www.uspto.gov/
1.进入查询网站,点击“Patents”-“Patent Public Search”;
图片来源:USPTO网站截图2.页面跳转后点击“Advanced Search”开始查询;
图片来源:USPTO网站截图3.在对应的位置输入专利号、产品关键词、产品名称、权利所有人等信息,然后点击“Search”;
图片来源:USPTO网站截图4.在页面右侧可选择查看专利全文或下载。
图片来源:USPTO网站截图上述方法只能做简单的排查,若是自觉把握不准,还是建议大家找专业的知识产权机构或律师帮忙,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的规避侵权风险。